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业指导>>阅读文章

理性务实:择业睿智之举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0日    阅读次数:1659
        所谓就业观,是人们选择和从事职业时的心态、情感、态度、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劳动观以及享乐观等在对待职业问题上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准确定位、调整就业心态、改变就业观念是缓解和解决“就业难”现象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作为思想最为解放、个性最具张扬、生活最爱创新的时代骄子,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念,应该怎样树立新的就业观?
  确立自我检验的积极心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求职为镜,可以度长短。大学生要对就业过程有正确的认知,把寻求就业的过程看成是告别学生时代,破茧化蝶的成长考验,当成一次难得的就业能力的自我审核。有了这样的认知,大学生就会调动全部热情,以充分的耐心和智慧,去观察体会、去思考对比、去总结调整、去完善提高,从而以乐观的心态,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岗位目标,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以积极的行动去迎接就业的挑战,挣脱从众、攀比的社会心理羁绊,尽早落实岗位,体会苦中有甜的成长必然。
  摆脱专业对口的观念束缚
  国内权威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全国22万大中专毕业生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只有67%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专业对口,其中大部分是技术性岗位,也就是说,平均三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人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岗位。如果对所学专业特别感兴趣,该专业的市场需求或发展空间又很好,完全可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耐力执著地追求专业对口。但换个角度看,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单纯强调专业知识,还要强调思维方式、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不应该是上大学的唯一收获。同时我们知道,跨领域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往往会激发出超常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医用CT的发明就是物理学和医学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商界哲人”的冯仑在创办企业时,所招聘的员工必须是学习两个以上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把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暂且贮存,放眼新领域去汲取新信息、增长新才干,很可能因此开创出一片职业发展的新天地。在就业选择时,不仅要从专业和兴趣出发,更要把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和自我潜质相结合,去找到一个务实的落脚点。大学四年的学习不过是入门教育,重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爱”。真正的专业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再学习以及从业经验的积累,逐渐清晰而最终形成的。
  克服稳定就业的心理预期
  稳定就业是大学生在求职时最强烈的愿望,这种求稳的意识首先来自家庭。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宁愿自己吃苦也不忍心让孩子受委屈,希望孩子找个稳定工作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本身也不乏溺爱成分。同时,这种求稳的意识也来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但究其根本,源于大学生内心,源于人本能的惰性,源于对压力、对未知风险的回避。从本性看,人总是下意识地寻求最直接的安逸和舒适。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道路这个重大问题上,如果简单地依靠“下意识”层面去作决定,去迁就本能的惰性,就太危险了,很可能会抱憾终生。
  作为80后的大学生,更应该注意自己内在的活力和突破的激情,意识到自己在滑雪、打CS枪战、玩电子游戏时那颗追求超越的心。这种超越的激情和勇气是大学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能在保守求稳中消磨了激情、消磨了生命活力。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效展开,大学生所关注的稳定,往往是一种表象的、相对的稳定。大学生有没有应对变化的本领,有没有自我成长的能力,能不能在变化中去提升自己,能不能持续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点更为重要。有能力才有稳定。当一名大学生锤炼成有丰富经验、精湛技能的职业人,他将从忠于企业转化为忠于职业,从企业人转化为社会人,而这时,他的职业能力就创造了真正的职业稳定,稳定也就掌握在了他自己的手中。
  调整对工作岗位的认知
  在美国,社会上基本不存在职业歧视问题,在管道工、钢铁工、大卡车司机等蓝领工作领域,有不少人是大学毕业生。即使是在与我们价值理念比较接近的日本和韩国,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也先于我国。日本大学生普遍没有精英意识,他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当“普通劳动者”,而不是人人都当科学家;韩国的许多博士、硕士也都能理性地选择工作,甚至竞争银行柜员这样一些普通岗位。在他们看来,工作就是平台,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大学生在选择岗位时也要更加理性和务实,正确调整对工作岗位的认知,只要是有社会价值的岗位都要去认真对待、努力争取,以求参与社会、实现自我、收获工作和生活的快乐。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开发目录显示,近几年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提供面向大学生的岗位占总数的90%以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更显活跃。大学生踏实地在这些中小企业发展,往往会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更踏实的成长路线。
  开辟自我成才的就业空间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沈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在深入开发传统就业岗位的同时,创新就业理念,提出了灵活就业的新形式,出台了鼓励灵活就业的新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出了新路子,为大学生自我成才开辟了新空间。今年沈阳市推出的畅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十大渠道中,第六个渠道就是灵活就业,提出对从事家政服务、健身教练、婚礼策划、婚庆司仪、乐器调音、自由撰稿人、装潢设计、网络服务、球类陪练、法律服务等岗位,并以个体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毕业生,政府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有志从事灵活就业岗位的大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扫清了发展障碍。灵活就业具有技能要求突出、自主性强、就业成本低、工作时间灵活、创意价值明显、发展空间巨大等特点,比较适合80后大学生的成长选择。希望大学生能够充分关注灵活就业这个新领域,积极作出新尝试,走出一条自我成才的新途径。
  树立从基层做起的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基层的发展也在呼唤着大学生加盟,那里正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体现价值、增长才干、报效国家的梦想舞台。“能够放低自己的人通常会走得更远”。建议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清形势、把握机遇,认真投身于基层岗位,以扎实的作为去积蓄成长的力量。
  在当前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影响的复杂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容易受到不当影响,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包括媒体、高校、企业、家庭,都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新的就业观。特别是政府,要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明确在就业问题上,只有岗位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从政策上尽量减少分配上的差距,使不同岗位的劳动都能体现出从业者的价值,从利益分配上消除就业的等级差别。
  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转变观念,开拓视野,以理性、务实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会发现,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