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速递>>阅读文章

满怀信心,不懈奋斗——我校召开201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6日    阅读次数:2430

  为庆祝我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我校9月14日下午在书山馆报告厅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那些过去一年里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敬业乐业,积极作为的优秀代表。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校领导沈建勇、洪艺敏、刘晓鹰、车怡、顾斌、贾朋社出席大会,会议由校领导车怡主持。

 

表彰大会现场

  今年的教师节一开场就与众不同,首先由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在优雅的乐器演奏中表彰大会拉开帷幕。庄严的国歌之后,校领导洪艺敏宣读表彰决定,宣布获奖名单,据了解,本次表彰共设有乐业敬业奖、教学改革与创新奖、德育模范奖、管理创新奖、青年教学优秀奖、教育管理服务奖、党群类奖项、后勤类奖项等共计8大类17个奖项,共表彰优秀教师80名。今年的表彰奖励突出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和不同岗位的专业水平,旨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职业规范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化素养。
 
  随即,颁奖仪式开始,PPT上展示出获奖教师的风采,伴随着对获奖者优秀事迹的介绍,获奖教师们分批上台接受校领导颁奖,并合影留念。
    

一等奖:乐业敬业奖(7人)
获奖教师:李长录、沈滨、单冰茸、闻福三、曹艳伟、韩冰(艺术)、刘庆生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为获奖者颁奖



一等奖:教学改革与创新奖(5人)、德育模范奖(2人)、管理创新奖(4人)
获奖教师:王涛、冯汝常、张振安、辛光红、王志强;赵晓乐、陶宏;丁力玮、李源、陈博、高一兰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副校长洪艺敏为获奖者颁奖



二等奖:青年教学新秀奖(7人)、优秀实践指导奖(4人) 
获奖教师:邓越、仲东方、刘平平、周显春、胡雨凯、徐升、蒋必凤;王欣(体育)、兰华丽、张慧鑫、杨雅恬 
副校长洪艺敏、刘晓鹰为获奖者颁奖



二等奖:教育管理与服务奖(3人)、管理规范奖(6人) 
获奖教师:王标、杨嘉琳、滕文庆;尹萍、方艺华、王科明、史志艳、李政、钱凤欢
党委副书记沈建勇、副校长洪艺敏为获奖者颁奖



三等奖: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奖、(5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奖(5人)
获奖教师:王璐婷、陈玉、韩宝峰、陆体锋、符彩花;曲亮、张宇、林枚、袁威、曹瑞吉 
党委副书记沈建勇、副校长洪艺敏为获奖者颁奖



三等奖:职业进步奖(12人) 
获奖教师:丁晓军、王明、王春瑜、刘洋、孙凡、巩丽荣、余小玲、佛欣欣、张剑威、李晓倩、宦志军、韩建芳
党委副书记沈建勇、副校长刘晓鹰为获奖者颁奖



党群类奖项:优秀共产党员(4人)、优秀党务工作者(4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4人) 
获奖教师:王元元、王蕊蕊、李书刚、黄河;马炳琛、王微、李娜、肖勤新;张云涛、张雯雯、卢燕、李俊平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校长、党委副书记沈建勇为获奖者颁奖



后勤类奖项:规范服务奖(3人)、技术能手奖(2人)、节能降耗奖(3人) 
获奖教师:刘友明、董秀妹、韩容梅;李开务、林霞;张玉玲、杨媛松、林培
党委副书记沈建勇为获奖者颁奖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大会上与大家分享感受。他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实现的宏观角度引入思考,引申到理想大学的实现。他表示,在三亚学院的理想大学之梦实现的过程中,教育应该“与技俱进”。

  他表示,“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界有无数解,我们以技术改变做尺度。在农耕文明,技术的进步是缓慢的,一项技术、一类技术的生命周期漫长而有效,在一类技术支持或统治的农耕时代,社会的观念、思维、价值观、知识所支持的社会行为、行动范式是长期有效的。

  现代科学诞生、工业化以来,技术日新月异,受技术进步影响的知识系统、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不停歇的巨大改变,以至于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把“不确定性”作为工业时代以来的社会特征。

  如果农耕时代社会的优选观念是传承、修养与稳定,那么,工业时代的优选观念则是创业、进步与革命,而信息时代的优选观念则必须让位于创意、创新和不确定性。

  教育机构曾经以求知为诉求、以知识权威为中心、以传授传播知识为组织优势的社会设置,从农耕时代的知识系统几乎无可置疑,到工业时代克服技术挑战成为技术进步基本的智力支持力量,再到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学习与顺应新危机。现代教育走到今天,已经基本离开农耕范式,进入工业化范式,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在旧有传统成就基石上蜕变和重构了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新范式。他强调:如果还有什么恒定的人生道理与教育相关,就必须是:教育紧跟技术进步,教育与技术同进步,人生道理与技术进步同步。

  陆丹认为,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依赖的则是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教职工们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在大会上所获得表彰的同志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的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勇往直前。

  陆丹说,当自己看到受表彰的同志们满怀热忱的、坚信自己的大学理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断的努力的时候,这群受表彰的人又以一群年青人为主体的时候,心里不止是感动,还多了很多信心,很多在理论上很多难以求解的事情在实践中找到了光明和方向,所以在31个教师节的时候。他代表学校感谢所有老师的付出,尤其是获奖老师们的付出。
    
  校工会主席贾朋社上台致辞,他说,三亚学院办学迎来了第十一个教师节,我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学校自评估过后继续推进重点工作,在今年成立了时尚健康产业学院,开设了健康产业、康体与抗衰老两个专业,招生与报到情况良好;今年7月,我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就业共组50强;7月下旬,与南京财经大学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海南省社科联在全省征集、评选的首批《海南省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共5本,我校三位教师的著作均成功入选;细数这些我校举得的成功,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说,今年是我校十二五规划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年,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学生“进出口”竞争力的持续增强等发展目标已经确定,需要大家践行职业精神、主人翁精神,改革创新,责任担当。他号召受表彰的优秀员工不断发挥榜样作用,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继续前行。
  
  表彰大会上,荣获青年教学新秀奖的体育学院邓越老师代表获奖教师上台发言,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三亚学院工作五年的感受,他说,三亚学院人吃苦耐劳、海纳百川、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与大海精神完美契合,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这样的精神和特性。他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用身体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用体育独有的魅力展示竞争与合作。他说,在学校卓越进程引领下与“二次创业”全面开展的背景下,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不断深入,通过学习优化知识结构;通过思考,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境界。他感恩学校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感恩那些坚持操守的前辈们,感谢他们给青年教师提供了榜样,他号召大家一起坚定自己的目标,为三亚学院的未来发展而继续奋斗。



新教师庄严宣誓

  大会上,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元元教授带领今年加盟三亚学院的新教师宣誓。勿忘使命,谨遵校训,融入三亚学院,为学校卓越进程不断努力。
 

表彰大会在音乐学子的合唱《师恩如歌》中结束

  最后,在音乐学子优美的歌声中,校领导车怡对大会进行总结。她表示,我校正在经历一个创新驱动、千帆竞发的时代,也迎来三亚学院继往开来、卓越发展的新阶段。希望教师们不仅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职业梦想,也共同为三亚学院梦不懈奋斗。


附: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大学教育有多少守恒的“人生道理”可传授?
 
  大学有大学自己的理想,大学通过自己的战略策略、规划计划、治理管理、功能设计与运行、工作技术与质量、队伍建设与竞争、其中特别是师生员工的理想与奋斗来实现大学梦想和使命。在大学多种基本和拓展的功能里,教育人始终是基础和核心的功能。无论是大学还是其中的教师,他们的教育理想、知识、技术、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理想实现和受教育者学业成果的成败、多寡和高低。

  人们一般比较习惯教育号称是传承的,传承知识、文化、价值观,进而人们一般也习惯教育不假思索的延展功能:传承与知识相应的素养、能力、技术。

  我们都经历过或者都记得曾经各自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当很多人被启发、感动、跟风时,会遇到判断各自孰是孰非的难题,会出现选择纠结,此时就有教育研究做分类、分析或集大成,但多数的此类研究往往在名号、梳理、解析上做做文章,至多在原有知识系统内继续累积,虽然在传统方面看来学问上了不起,但追问一下对受教育者受益又几何?现代意义上的受教育者,仅有传统的“传、授、解”模式,是否还能解决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带来的教育全方位的困惑?
 
  “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界有无数解,我们以技术改变做尺度。

  在农耕文明,技术的进步是缓慢的,一项技术、一类技术的生命周期漫长而有效,在一类技术支持或统治的农耕时代,社会的观念、思维、价值观、知识所支持的社会行为、行动范式是长期有效的,百年不变千年有用。

  现代科学诞生、工业化以来,技术日新月异,受技术进步影响的知识系统、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不停歇的巨大改变,以至于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把“不确定性”作为工业时代以来的社会特征。

  如果农耕时代社会的优选观念是传承、修养与稳定,那么,工业时代的优选观念则是创业、进步与革命,而信息时代的优选观念则必须让位于创意、创新和不确定性。
 
  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组织都历经风险,家庭、村庄、宗教机构、政府治理等等,凡不能与时俱进做出反应的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而企业,这个工业时代新诞生的组织形式因为与生俱来的敏感和适应技术变化而必要作出组织变迁,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教育机构呢,曾经以求知为诉求、以知识权威为中心、以传授传播知识为组织优势的社会设置,从农耕时代的知识系统几乎无可置疑,到工业时代克服技术挑战成为技术进步基本的智力支持力量,再到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学习与顺应新危机,自身的压力山大。现代教育走到今天,已经基本离开农耕范式,进入工业化范式,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在旧有传统成就基石上蜕变和重构了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新范式。
 
  果真如此,中国教育是否意识到自身面临危机,如果明白危机何处、如何还敢说,“传承”是核心价值?“传授”是核心技术?“传播”是核心竞争力?
 
  果真如此,我们对受教育者教育什么?传授我们已知的世界?津津乐道我们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我们人生阅历基础上的价值观与经验?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大大的偏离这个轨道,很多的教育决策、教育机构设置和教育者虽然口应创新,但却一直以此旧酒浓香自居自娱。
 
  如果我们仅限于传授传播我们所知、所喜的世界,那么,生活在瞬息万变时代的年轻受教育者如何以我们的所知解释他们成长时代和成长经历所遇的新困惑、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新困难?
 
  如果关于技术不停进步,技术不停挑战旧有知识体系创造新知,技术改变着社会观念和人们行为方式的认知并无什么不妥,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技术也在挑战“人生道理”,恒定的“人生道理”存在与基本的人类良知之中,并同时存在于这样的良知能否解释和解决人类新面临的困境。
 
  教育与时俱进已经不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止于求知能力,还有基于传统知识体系和传统求知方法助力的教育的前瞻能意识与前瞻能力,换言之,教育应该“与技俱进”。

  技术进步到时代进步之间,有相对较长的链条,经过了观念进步、思维方式进步、价值观进步、行为方式进步等等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人类历史有基本恒定的人生道理,教育需要提供这类知识让学生了解;但是,教育绝不能止步于此,今天,教育的重大危机也许是,没有什么恒定的人生道理能够轻易解释一代年轻人的困惑和解决一代年轻人的困难。
 
  今天从事高等教育的人们,如果依然怀抱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可能先需要自省自警:没有什么恒定的人生道理可以简单的传承、传授、传播而能够便捷有效的帮助年轻人确立恰当的人生立场。
 
  如果还有什么恒定的人生道理与教育相关,就必须是:教育紧跟技术进步,教育与技术同进步,人生道理与技术进步同步。

  今天的大学,观念与技术进步同步且组织变迁能力跟得上技术进步的才有更多机会,今天的大学教育工作者,观念、知识、方法、能力跟得上技术进步的才算好教师。

  而其中,基础性的是有没有大学理想、有没有大学主人公精神、有没有大学教育情怀、有没有大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此意义上,我们有信心,今天受表彰的同志们给了我们明确的信号。感谢你们的努力付出,感谢你们的进步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