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速递>>阅读文章

《三亚日报》头版报道我校紧贴国际旅游岛建设培育应用型人才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9日    阅读次数:1461

三亚学院紧贴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培育应用型人才——
在美丽城市学朝阳专业


  本报记者 周才源

  时值冬日初见寒,走在三亚学院,3000亩热带滨海园林校园依然是阳光洋溢,美丽绽放。这所创办于2005年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以其独特、务实而卓有成效的办学理念,打造具有前瞻性的特色朝阳专业,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植本土显特色 新潮专业接地气
  “高尔夫管理”、“亲水运动管理”、“邮轮管理与服务”……开学季,三亚学院新潮旅游管理专业方向曾在网络上引起“围观”,不少高校学子对比自己所学的专业“只能一声长叹”。
  “我们的专业听起来很新潮,但也很接地气。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学校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开设专业,培养了既有理论知识支撑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也满足了海南旅游业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副院长柴勇向记者透露,这些新潮专业与旅游行业密切关联,都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近日,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全球第二大邮轮运营商)到学校招生,一个班通过面试的学生就有17人。
  学科专业是办学的基本要素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作为三亚市首所本科院校,三亚学院肩负“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紧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打造特色专业。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朝阳专业,使学校多年来在人才培养上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结合,与市场同频共振,毕业生供不应求。
  “不仅仅是良好的就业趋向,近三届毕业生中留在海南省就业的共有5871人,占三届毕业生总数的四成还要多”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方艺华告诉记者。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留在海南,为改善三亚乃至海南整体的人才结构,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上,三亚学院学生作品“体感控制机器人”斩获全国一等奖。参赛学生魏茗表示,过硬的专业基本功,离不开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
  在三亚学院,谈及应用型人才应该怎样培养,师生们说得最多的是“校企合作”、“实践实训”这样的关键词。
  三亚学院理工学院副院长周密向记者具体介绍了“车辆工程”的实践教学理念。周密说,大一、大二阶段,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暑假期间到吉利工厂进行认知实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行业最前沿的生产线,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大三阶段,将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长达5-8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不仅仅是到岗位上班,而是让学生带着课程去实习,老师也会进驻企业,适时给学生讲解生产流程的理论原理,使学生不仅成为一名“熟练工”,还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大四阶段,学生就要进行毕业实习,结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完成论文选题、写作与答辩。
  其他专业也如此,通过“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利用地域特色、行业背景获得校外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专门的应用型人才。
  自2011年开始,三亚学院开启“二次创业”,在坚持地方性、瞄准应用型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三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陆丹告诉记者,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应用型、职业化人才是学校未来坚定不移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